成都首个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
文章发布日期:2022-03-16
借智借力
共建共享
提高城市道桥安全监管质效
推动城市现代治理能力提升

市城管委副主任梁柏清与市科技局二级巡视员马良乾为联合实验室揭牌。

成都市城管委道桥监管中心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月1日,成都市城管委道桥监管中心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成都市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 成都市首个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
市城管委副主任梁柏清,市科技局二级巡视员马良乾出席仪式并共同为联合实验室揭牌。
城市道路桥梁是城市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保障市民安全出行的重要功能载体,事关城市安全性和宜居度,事关百姓安全感和幸福感。
目前,成都市共有城市道路 5620条、城市桥梁 1687座,路网密度位列全国第三,汽车保有量超过570万辆,仅次于北京市,位列全国第二。

平稳安全运行的城市道路桥梁
为保障城市道路桥梁的安全运行,近年来,市道桥监管中心不断强化城市道路桥梁安全管理,通过定期检测桥梁结构,开展道路空洞检测,及时整治隐患,深化病害治理。
此外,创新引入多项适用技术,建成运行集城市道桥业务管理、城市桥梁专业监测和应急指挥调度为一体的 “ 城市道桥智慧监管云平台”,运用5G、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加强道桥安全监管,有效保障了 162条市管城市道路及 282座市管城市桥梁的安全运行。

城市道桥智慧监管云平台—(监控中心)
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约和联合实验室的成立,能有效解决这些难点痛点问题,共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预警体系新模式,共享城市安全现代化治理新格局提高城市防控重大风险与应对灾害事故的能力。
共建安全预警体系新模式
释放“1+1>2”智慧效能
借智借力,提高监测预警能力,提升道桥安全监管质效。据悉,本次合作将围绕建设 “一个联合实验室、三大示范应用场景、N个城市安全科技成果”的“1+3+N”思路,共同创新城市道桥安全监测预警科技及应用。
通过借智借力,推动科技创新与应用场景相结合、先进技术与管理实际相结合,提升源头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能力,最大程度减轻因安全风险带来的损失。“主要在城市道路、城市桥梁、检查井盖等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监测技术方案、智能算法、数据挖掘开展科技攻关。”有关负责人表示。

定期检测维护桥梁
引入“智慧化”尖端技术
补齐城市道桥
安全监测、检测、预警等方面短板
提高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
打造“灾害预警、状态监测、升级平台
”三大示范应用场景
探索在道路积水、桥面结冰、路面塌陷和空洞等自然灾害安全场景的应用以及相关科技创新在道桥病害巡查、桥梁防撞监测、井盖状态监测预警等城市安全场景的应用,选取典型点位打造示范场景。
优化完善现有的“城市道桥智慧监管云平台”,在满足相关保密规定和其它规定的前提下,双方共享相关研究成果,共同打造智慧城管示范应用。

城市道桥智慧监管云平台
共建预警体系新模式
推广“成都智造”城市安全成果应用
成都市城管委道桥监管中心将联合成都高新减灾所共同把握成都市在城市管理、灾害预警等领域的领先优势,先行先试,着力探索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共建城市安全监测预警体系的新模式。
开展城市管理体系、城市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韧性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等相关指标体系和标准规范的制定,共同推动 “成都智造”城市安全预警创新科技成果在成都市的规模化转化应用,筑牢城市安全的科技支撑,让人民群众共享成都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成果。
以智助管,以技强管!
不断提升成都城市管理科技应用水平和现代治理能力。
主管: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主办: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新媒体中心
采写:廖阳
图片来源: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新媒体中心



